{蜜色影院}-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女小娟二女小妍第二部分,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欧美日韩无线码免费播放器,亚洲国产成人久久,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看

我省加快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科技創新添活力 賦能發展增動力

發布時間:2023-08-11

閱讀次數:

我要打印

關閉

  今年以來,省科技廳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錨定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目標任務,以創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統領,精心組織實施“科教人才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過程中,我省獲批建設數量已達11個(新建6個、重組5個),全省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數量穩步提升。沈陽、大連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全國第二家骨干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落戶我省;東港、綏中、法庫、海城獲批建設國家級創新型縣(市)。

  8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科技廳廳長蔡睿介紹我省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具體情況,省科技廳相關負責同志就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取得一系列重大基礎研究成果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今年以來,省科技廳積極發揮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著力提升產業技術供給能力,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更好支撐3個萬億級產業基地和22個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為我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大科技動力。

  重大平臺全面布局。4家遼寧實驗室圍繞我省重點產業方向啟動實施重大科研項目37個,已與鞍鋼集團、沈陽黎明等一批頭部企業共建產學研合作平臺6個。“大連先進光源”“超大型深部工程災害物理模擬設施”“海洋工程環境實驗與模擬設施”預研項目全面啟動,累計完成投資超10億元。沈陽渾南科技城加快建設中國航發燃氣輪機產業基地、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加快建設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綜合體等重點科技類項目。

  新設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我省圍繞集成電路裝備、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儲能與氫能、金屬材料、石油化工等優勢領域,組織新松機器人、鞍鋼股份等龍頭企業牽頭構建創新聯合體,整合集聚省內外創新資源,共同承擔創新聯合體重大專項,單個項目支持強度不低于1000萬元,著力攻克體現國家戰略意圖、面向地區產業需求、彰顯遼寧研發優勢的關鍵核心技術。

  優化“揭榜掛帥”攻關項目機制。在項目生成上,發揮院士等高水平專家作用,依托龍頭企業、遼寧實驗室、國字號高校院所等共同凝練榜單,精準部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在發榜形式上,由往年的政府搭平臺,企業發榜解決企業技術問題,改為今年的政府作為發榜方發布技術攻關榜單115項,解決我省產業鏈和創新鏈上的斷點、卡點、堵點問題。

  持續加強基礎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平均支持強度提高87.7%,首次設立杰出青年基金。安排近億元資金支持300余個項目開展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應用基礎研究。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吸引和集聚全國優秀科研人員,針對我省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

  今年上半年,我省在“分子反應動力學”“超高強鋼鐵材料設計”“能量儲存與轉化”等領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在中國一重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竣工發運。我省首顆衛星大連1號成功發射。我省自主研發的綠色液體推進技術、全球最大級別動力定位穿梭油輪、高海拔環境科考站輔助值守機器人等重大創新成果在航空航天、遠洋運輸、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實現應用。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6509家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按照省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領導小組和指揮部工作部署,省科技廳聯合省直有關單位,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全面落實企業扶持政策,精準提供科技服務,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大幅提高科技型企業增長率,企業數量實現較快增長。

  2022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增速達到46.7%、27.7%,全國排名躍居第13位和12位。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6509家,同比增長62.7%,總數達到29551家。

  梯度培育科技新苗。依托高新區和大學科技園等載體,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創業孵化鏈條。舉辦省創新創業大賽、科技金融活動月、中國半導體零部件產業協同創新發展沈陽峰會等系列活動。大力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企業4498家,十月稻田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我省首家獨角獸企業。東和新材、金凱生科成功上市。

  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圍繞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儲能與氫能、集成電路等重大戰略方向,由頭部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專項6項。支持企業做盟主,牽頭組建省級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400個,匯聚了1200余家骨干企業、1100余家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優化企業政策環境。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常態化受理、全流程網辦等服務舉措,持續推行“免申即享”服務,將“所得稅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納入全省“免申即享”改革清單,2022年,全省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7052家,較上年增長43.8%,稅前加計扣除金額239.26億元,較上年增長63.6%。

  拓展企業融資渠道。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駐遼機構及盛京銀行等5家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省設立14家科技支行;聯合推出“遼科貸”“科技企業積分貸”等系列金融產品。今年上半年,5家銀行支持科技型企業貸款金額517.35億元,貸款余額達625.54億元。

  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49.8%

  今年,省科技廳重點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提速增效工程,強化科技成果供給、深挖科技成果需求、優化科技成果服務。1月至6月,全省認定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468億元,同比增長49.8%。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轉化1528項,同比增長22.4%。

  聚焦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新材料等領域,舉辦多場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中科院大化所、東北大學等高校院所現場發布300余項最新科研成果,遼寧實驗室、部分省級中試基地面向省內企業進行現場推介,暢通了企業承接轉化高校院所成果的渠道,營造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生態。

  新建省級中試基地14家,累計達36家,系統梳理中試公共服務事項131項,向各類創新主體靶向推送,引導其與中試基地開展中試合作。截至目前,省級中試基地通過自行實施、承接企業或高校院所委托等方式,累計開展中試項目300余個,解決技術難題300余個,為科技成果熟化驗證奠定基礎。

  今年上半年,沈陽、大連、鞍山、丹東等地組織開展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培訓8次,廣泛推介成果轉化優惠政策。梳理省內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763項,征集企業技術需求1122項,服務企業精準對接省內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資源。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性后補助計劃,給予52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54家科技服務機構4600余萬元資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供、需、服等各方積極性被進一步調動激發。